教代会工代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代会工代会 > 会议报告 > 正文

刘洪一在第四届教代会暨第五届工代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行政工作报告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3-10-15   浏览:

突出重点 深化内涵 强化创新

全面开创“十二五”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第四届教代会暨第五届工代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行政工作报告

刘洪一

(2012年3月1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四届教代会暨第五届工代会第三次会议。下面,我代表学校作行政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和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较好地完成了预定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十二五”开局良好,办学实力迈上新台阶

1.明晰学校未来发展定位。集中全校师生员工和专家学者智慧,完成了学校“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立足深圳、服务广东、示范全国的开放式、创新型、国际化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战略目标,获得了以杨叔子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高度肯定和省教育厅的正式批复,走高职路、举创新旗、打实力牌、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主旋律。

2.有序实施多项改革创新。应对产业升级,优化学院设置,分拆经管和电信两个学院,筹建能源工程学院;全面启动“志愿者之校”建设,传承和发扬志愿者精神;倡导文化引领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当选全国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协作会会长单位;推进管理工程创新,组建产学研用促进处,党政部门、教学单位管理队伍顺利换届,基层党组织、基层工会、关工委等党群组织不断完善,学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年内,荣获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在由腾讯网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协办的“2011‘回响中国’教育年度盛典”上荣获“中国十大创新型高职院校”,并位居榜首。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查验收,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了复查小组专家的充分肯定。

(二)教育教学改革深入,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高

1.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扩大专业大类招生,2011年专业大类招生共16个,涵盖专业41个,占到全部招生专业的53%,其中汽车、化生、媒体、动画等4个学院全部实现专业大类招生;新增第三批创新型课程16门,全校创新型项目课程达到62门;教学资源建设取得新成果,“高职优质教学三级资源体系构建与应用”荣获教育部“2011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先进项目奖”。新增6门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达70门;新增2部国家精品教材,国家精品教材达12部。

2.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大赛取得优异成绩,2011年,全校学生中有499人次在市级以上大赛中获奖,其中国际级36人次,国家级254人次,省部级174人次,市厅级35人次:2011年,我校毕业生7403人,比2010年增加555人,增幅7.5%,初次就业率为96.54%,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称号。

(三)落实“出海捕鱼”战略,科研质量显著提升

1.高职科研特色更加明显。获得专利授权数89件,其中发明专利28件,实用新型专利55件,外观设计专利6件。申请软件著作权3件,获软件著作权登记4件。全校专利总数达374件,软件著作权登记52件。

科研成果应用转化能力显著增强,2011年科研到账经费达到3474万元,较上一年增长30%。其中,横向项目到帐经费1662万元,占全部到账经费总量的48%;签订专利实施独占许可合同3项,合同总金额20万元,到账经费16万元;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全国书刊印刷技术委员会和包装印刷技术委员会两个秘书处均设在我校;最近化生学院张俊松教授负责的深圳市生化分析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获得了市发改委等部门的正式批复,学校市(区)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总数达到8个。

2.纵向项目再创历史新高。本年度获得各级各类立项课题301项,比上一年度增长6.36%。其中,获国家基金项目立项4项;获省部级项目立项28项,省部级项目比上一年度增长75%;市级及其他项目24项;校级项目99项。2002年以来连续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以来连续5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年度进步奖”、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优秀科研管理团队”等荣誉称号。

3.科研管理更加规范科学。新出台《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3个文件,着力推进科研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全面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启动了学校首次科研创新奖的评审,评选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启动了第三次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申报、评审工作,资助著作18部;完成201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评审,立项73个项目,计划资助296.7万元;制定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规范》,端正学术风气,规范学术行为;成功举办第三届学术活动月,组织50场学术活动,打造多元化知识文化交流平台。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再添硕果

1.基本完成首轮岗位设置聘用与工资改革工作。完成了学校常设岗位1296人、非常设岗位191人的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全校1296名职员和191名雇员签订了新的人事聘用合同。与深圳市新的工资结构体系对接,已基本完成在编职员工资套改,从2012年1月起实行了新的工资标准。岗位津贴也将与新的岗位聘任同步变化,目前正在制订新的岗位津贴标准和方案;完善了切块分配方案,加大了二级部门工作“质量”的分配比例。

2.师资队伍建设成果显著。新增珠江学者和鹏城学者各1名,鹏城学者人数达4人;新增2名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学校高层次专业人才人数达到77人;完成了19位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期中评估工作,12人评估结果为优秀;2名“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获得广东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完成了第六批18名“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的合同签订。

新增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达2人;新增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达5人;1人获广东省师德标兵;1人获评深圳市十佳优秀校长,3人获评深圳市优秀班主任,6人获评市优秀教师,3人获评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新增正高职称13人、副高职称35人。目前全校在编在岗教师1318,其中正高155人,副高517人,博士169人。

(五)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学生工作再创佳绩

1.服务型学校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7341份,开展心理咨询99人次,开展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训练212场次,荣获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全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

关心困难学生,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025万元,发放各类困难补助和专项补助201万元。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8132人次,发放工资202万元。为246名新生办理入学绿色通道手续。

2.学生自主管理稳步推进。开展学生领袖情商训练营、大运会志愿者精英训练营,培训学员2100人次;组建大运社会实践团队80支,1万余名志愿者参与大运主题实践活动;发展新义工3000余人。

3.创新创业教育再掀热潮。学生创意创业园获评“深圳市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圆满完成深圳市政府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组织开展新学年学生创新工程评审工作,142个项目立项;1人获得全国就业指导教学竞赛三等奖,1人获得全省就业指导教学竞赛一等奖,2人获得全省就业指导教学竞赛二等奖。

(六)大运会工作圆满收官,社会服务开拓新空间

1.创造了大运会不一样的精彩。9015名赛会志愿者、76名城市志愿者、70名教师志愿者和153名志愿者管理教师参与大运工作,服务于13个场馆群和5个专项团队以及世界大学校长论坛,累计服务72万余小时,接待运动员、技术官员和观众约120余万人次。学校荣获大运会志愿服务工作“杰出组织单位”、世界大学校长论坛组委会颁发的唯一“突出贡献奖”,“龙岗赛区特别支持奖”、“南山赛区特殊贡献团队奖”、“坪山赛区先进单位”、“交通团队随车服务先进集体”;我校互动哥李栋获得“第三届义工服务市长奖”;207名志愿者被评为大运会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2.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举办各类高职师资培训项目26个,培训1136人,培训人数比去年增长了10%;新增6个深圳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培训深圳市中学教师1176人;完成1720人次职业技能培训,其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421人次,企业培训656人次,企业培训人数同比增长10.4%。

承担7个批次39个职业(工种)的鉴定考试,鉴定人数达8603人;承担70个批次29个职业资格的认证考试,认证人数达13230人;完成4个批次255人的考评员培训,7个新职业(工种)11套鉴定考试大纲和试题库的开发,5个职业(工种)的试题库修订工作。在全市47家鉴定所质量评估中获得第一名

3.对口支援服务进一步拓展。2011年,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院校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共接收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院校18名教师、82名学生来校进修和学习;派出教师、干部11人次,赴对口支援院校培训600人次;承担60名新疆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来深培训工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率领自治区党政代表团专程来访,充分肯定了培训班工作。

(七)依法治校日臻科学,管理服务再上新水平

1.推进校务公开,完善民主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二级教代会的建设,在原电信学院和建环学院两个学院“二级教代会”试点的基础上,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医护学院先后召开教代会,“二级教代会”制度步入常态化。

举行了以“新大学·新生活·新梦想”为主题的首期校长沙龙,校领导与广大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听取一线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加强监察审计,促进规范管理。全年审签合同543份,涉及合同金额47087万元,比去年增加19986万元,增幅74%;招标文件备案134份,比去年增加13份,涉及金额2186万元,比去年增加925万元,增幅73%;招标监督85项,比去年增加4项,涉及金额682万元。完成工程结算审计35项,比去年增加13项,增幅59%,审定金额1145万元,比去年增加376万元,增幅49%;审减金额32.23万元,比去年增加10.03万元,增幅45%;审减率2.82%。

继续推动校内招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本年度完成校内招标项目152项,项目计划资金2018万元,节资率达3.82%。首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完成2010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学校中层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3.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本年度,对新修订(制订)的近60部规章制度文件进行整理汇编,内容涉及党政会议、招投标管理、财务和审计管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教学与招生管理、科研管理等多方面;重点加强人、财、物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制度规范。

(八)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国际化工程呈现新局面

1.对外合作办学取得新突破。新签6份合作交流协议,已与境外19个国家和地区8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新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达5个。与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合作开展的《中澳社会经济与体制创新》项目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一批15名科研人员赴澳大利亚开展研究工作。

2.境内外师生交流日趋活跃。组织51名骨干教师分赴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和德国赫柏工业技师专科学校进修培训;150余人次赴港澳台进行交流学习。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联合举办深圳游学团,与日本大阪滋庆学园联合举办日语研修和学生联谊,开办韩国东洋未来大学深圳汉语研修班,组织近200名学生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大学生交流活动,派出35名学生分赴俄、德、韩、台湾等地学习,接收22名国外交换生来校学习,目前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在校生人数达227人。

(九)后勤服务能力提升,基础保障坚强有力

1.后勤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所有8个食堂达到市级“A”级标准;在全国消费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稳定菜价;通过设备管理维护项目ISO9001-2008质量体系复审;节能降耗绩效显著,2011年节约热水用水量近1.9万立方米,年节约热水费用支出50.1万元,获评“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广东省节水先进单位、深圳市节能减排优秀单位。

2.校园环境进一步改善。综合体育馆改造工程和东、西校区图书馆多项改造工程顺利完成;东、北联系天桥及道路工程建设、西校区音乐厅如期投入使用;西校区公寓边坡项目已竣工验收;西校区综合大楼、游泳池羽毛球馆、篮球场等工程已进入设计阶段;北校区总体规划图及东、西校区的规划方案已上报规划局审批;西校区体育场、东校区创意创业大厦、档案大楼等重点工程已进入申报阶段;东校区天然气改造、东校区体育场配套工程即将实施;完成主要校区部分道路建筑景观命名,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3.基础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作为市人大预算委员会重点审议单位,完成了2011年部门预算执行和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情况报告。参加审议的市人大代表对我们学校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深职院的部门预算,从专业、财务角度分析来看,相当不错,非常清晰。特别是完善财务管理模式,单独设立一个财务工作教授委员会的形式,应该给予鼓励、总结推广。

申报2012年度专项设备采购计划总预算6206万元;进一步规范设备资产采购管理,对2332台(套),1628万元的设备办理了异动。

数字化校园系统运行良好,获评广东省高教学会“信息与网络建设先进集体”。

图书资源稳定增长,图书资料增至178.5万册,同比去年增加6.3万册;新增“深职文库”(收录书目540余种,其中捐赠书籍400种)和“永不落幕的大运”(各类数据近5万余条)两个特色数据库。

(十)以人为本,和谐校园氛围更加浓厚

1.关注教职工呼声,为教职工排忧解难。针对去年教代会、工代会代表提出的90份提案和建议,已督促各职能部门一一答复并逐步解决。2011年承诺的5件实事,已落实的2项(雇员计划生育奖励、西校区教工餐厅专门设置“教工窗口”);正在落实的2项(校园广播系统、增加体育场所设施已列入2012年政府采购计划);还有1项“校园卡与深圳通兼容”,由于“深圳通”不与任何银行合作而无法实现。

2.惠民办实事,关心教工生活。将过去“生日餐”从人均50元提高到100元,工会活动费从人均150元增加到200元,增加了300名劳务派遣人员的福利经费,提高了临聘人员的工资标准,平均增幅8%—13%;打通临聘、雇员和职员之间的通道,公开招聘艺术类雇员和职员,10人从雇员转职员,1人从临聘人员转雇员;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配偶的工作;逐步将雅言、雅诗、雅致楼腾出,作为教师公寓分配给符合条件的教职工;在西校区和北校区建设规划中考虑建设一批教工公寓,解决年轻教职工的居住问题;增加宝安、龙岗等班车线路,方便教职工上下车;对家庭困难和患病的教职工,及时送去学校的关怀和温暖,全年困难补助和探望生病会员慰问金累计近12万元。

3.维护安全稳定,校园平安和谐。向全校7482名新生开展安全教育必修课程,举办40余场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安全教育覆盖率达到100%;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理训练》教材正式发行;全面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完成校内“四个能力”建设达标情况检查和验收。荣获“深圳市公安局内保工作先进单位”。

(十一)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党建水平不断提高

1.党建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建设“四型党组织”(学习型、发展型、创新型、服务型)的目标,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学校党建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七一”表彰活动,对全校8个基层党组织、127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基层党组织的委员职数为3-5人,二级学院增补分党委(党总支)委员17名,退出4名;筹建机关分党委和教辅分党委。荣获深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干部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完成中层管理岗位人员换届工作 换届工作涉及118个岗位,新任命的有30人,留任或交流轮岗的有81人,离职的有14人。114人中,副高职称以上者有89人,占78.07%,正高职称者有42人,占36.8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83人,占72.81%,具有博士学位的26人,占22.81%。

以人为本,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全面落实2010年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组织召开了校院两级的2011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作为独立选区,完成南山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校内二级单位两办主任换届,19人被聘为二级单位综管办负责人,15人被聘为二级单位学工办负责人。

以“纪律教育学习月”为契机,组织参加各类廉政竞赛,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举办的“粤港澳青少年反腐倡廉广告片创作比赛”,获得优秀组织奖。加强关工委工作,成立老教师爱心社,关工委工作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和深圳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本年度的成绩不胜枚举:武装部获深圳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职技所获评“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学报》被评为“第二届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学生处和校办荣获“深圳市巾帼文明岗”;体育代表团在广东省第八届大运会丙组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和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的称号;……各单位还有更多好做法、好经验、好成绩,由于时间关系,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2011年是我们快速发展的一年。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距离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主要是:

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以更好地适应深圳产业转型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要求?

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何进一步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破解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热难点问题?

如何挑战机遇,如何破解资源紧缺难题?

如何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如何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2是学校“十二五”攻坚之年,也是学校立足新起点、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关键一年。

2012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突出重点,强化改革创新,提升质量内涵,力争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当好中国高职教育“有使命感的领跑者”,为深圳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广东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再立新功。

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是:

1.以创新工作促进学校“十二五”规划的落实

成立专项改革领导小组,打破学院和部处的限制,以项目化的形式带动各个创新工程。

今年重点推进办学模式创新、“双高复合型”人才培养、创建文化振兴研究院、多层次办学改革、“出海捕鱼”与“上山下乡”工程、“双师型”教师鉴定标准开发、志愿者之校建设、创业学院与创新学院筹建、国际化创新、党建创新等10个改革创新项目,要做到目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务求迎难而上,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2.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改革

改革现有的专业委员会架构和工作模式,研究组建校、院、专业三级“产学研用工作指导委员会”,加快推进专业建设全面融入产业链;

推广、完善“奥迪班”、“联通班”、“中广核班”、工作坊等一些好的做法,找准校企合作的利益驱动点,推动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可持续发展。

充实产学研用促进处的力量,建设“高职高专产学研用促进网”专门网站,积极协调校内外各种资源,努力搭建产学研用促进平台。

3.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研究制定各大专业“双高复合型”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以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启动“明星专业(群)”工程,开展首批明星专业的评选与建设工作;

抓紧推行辅修专业教学,出台辅修专业管理制度;

大力开展选修课的开发工作,探索构建自主性学习超市;

推进专业群大类招生和专业分流工作,完善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新的教学运行组织体系;

深化创新型项目课程建设,把科研优势和最新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

把“文化育人”理念融入到学校育人的各个环节,促进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研究制定“双师型高职专任教师”鉴定标准及其资格准入制度,启动首批“双师型高职专任教师”鉴定工作;

出台与人事制度改革配套的新的校内岗位津贴标准和方案,修订奖励性绩效工资切块分配系数,完善校内切块分配方案;

出台人事改革首轮考核实施办法的配套文件细则,增强考核工作的可操作性;

完善人才发展通道与激励机制,充分营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

5.强化科技研发的应用特色

大力实施“出海捕鱼”战略和“上山下乡”工程:

理工学科要重点搭建企业技术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增强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为地方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

人文社会学科要重点建设文化振兴研究院,搭建几个一流的研究平台,比如产业文化研究平台、高校文化研究平台、志愿服务研究平台、国际文化研究平台、深圳学派研究平台等等,服务深圳文化立市、文化强市战略。

6.创新学生工作机制

建设志愿者之校,推进志愿服务知识进课堂,开设一批志愿服务课程,办好志愿服务文化月,建设一批校园义站,依托义站开展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一批志愿文化精品;

以创新学院、创业学院为依托,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设置创新实践学分,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接、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对接;

举办校长沙龙,架起学校领导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探索“书院制”学生宿舍管理模式,营造文明、安全、谐公寓文化。

7.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依托“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立足深圳、辐射珠三角、面向全国开展职教师资与干部培训,力争在培训项目和人数上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规范学校成人学历教育管理,推动学校出台成人学历教育的相关管理制度。实现自考自办专科专业开考,力争3个专业获批准开考,组织新申报6个主考专业。

做好职业技能鉴定所迎接国家评估工作,力争通过国家级评估。迎接广东省示范校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评估,力争通过相关工作的评估。

加大职业标准的开发力度,进一步开发新的职业(工种)鉴定考试大纲和试题库,探索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机制与途径,扩大技能培训和鉴定覆盖面。

8.增强基础保障能力

在总结北校区食堂外包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其他校区学生食堂的社会化改革,充分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饮食服务质量和水平。

切实抓好食品安全和餐饮服务质量。积极引进第三方监管服务机构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积极应对物价上涨确保食堂饭菜价格稳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推进普泰公司等校属企业的规范化工作,规范整合校属企业,理顺校属企业产权关系,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全力推进创意创业大厦、国际交流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北校区建设、宝安校区建设等重点工程,加快对东校区天然气改造工程,教工食堂,西校区羽毛球馆、篮球场、综合楼等项目的规划、设计、论证和建设进度。

进一步夯实财务、设备、网络、图书和安全等基础保障工程。提高计划财务服务水平,提高设备和图书利用率,完善数字化校园各应用系统;提高舆情处置能力,夯实安全维稳防控体系,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9.大力提升国际化水平

加强与世界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合作,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开展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对外宣传,办好学校英文网站,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加大海外引智力度,着力为学校重点扶植的专业引进高端人才;

扩大境外学生来我校留学规模,拓展面向留学生教育课程,建设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教学的示范基地;

推动在俄罗斯建立孔子学院的工作,力争获得突破性进展;

开拓东南亚合作项目,探讨“走出去”战略的落实方案。

10.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以“文化育人”理念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着力拓展文化育人新平台、新载体,开展以提升职业人文素质为重点的文化素质教育,把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到学校育人的各个环节,促进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

推进“应用技术型大学文化提升行动计划”,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落实道路楼宇景观命名的铭牌制作,打造“校长沙龙”、“人文大讲堂”、“职业人文”等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深入开展“科技文化节”、“技能大比武”、“风采之星”大赛等高雅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味。

11.加快推进“管理工程”创新

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修订出台教学事故、行政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进一步落实学校会议制度和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校长专题会等议事规则。制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处二级学院议事规则》,落实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民主生活会。

推进依法治校和规范管理。大力推行“问责制”,提高干部的履职能力。推进竞争性选拔工作制度化,落实《深圳市2011-2015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计划》,制定学校的干部培训计划。

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广东省高等学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暂行办法》,强化对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引咎辞职等制度,全面启动经济责任审计。

12.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深化内部改革,分类分级分项开展干部培训,建设一支具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干部队伍;

探索建立“一把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二级单位“一把手”的考核管理;

将思想政治教育、两课教育创新纳入学校育人的各个环节,促进思政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

开展党组织建设“三进工程”,即党组织进科研团队、进学生公寓、进学生社团,探索建立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建立健全基层组织,筹建机关党委和教辅党委,做好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筹备工作;

以迎接党的十八大为契机,开展主题为“强基础、增活力、凝共识、促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目前学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时期。关键时期不容懈怠,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紧工作、通力协作,切实把改革创新落到实处。“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下一步,我们既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又要实事求是,从制度建设上逐步解决改革的难点问题,消除阻碍学校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建立新的机制。

代表们,同志们,2012年是学校“十二五”发展的攻坚之年,也是新一轮大发展的关键之年。让我们乘着党的十八大的东风,紧紧抓住新一轮教育大发展的机遇,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