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兴东
(2018年3月2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六届教代会暨第七届工代会第二次会议。下面,我代表学校作行政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 2017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17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聚焦重点,狠抓落实,齐心协力,推进一流职业院校建设,统筹各项事业发展,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启动建设一流职业院校,学校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是率先建设一流职业院校。编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建设方案》,实施“九大一流行动计划”,率先启动一流职业院校建设。各级领导充分肯定学校办学成绩和发展思路,广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伟中同志在批示中高度肯定学校业绩骄人,强调深圳市要积极支持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
二是勇当职业教育发展排头兵。第三次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查。在激烈竞争中获得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承办权,成功举办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并获教育部高度肯定。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支持下继续试点四年制高职教育。首次同时获批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个)位列全省同类院校第一。教育部点名表扬我校通信技术等一批专业建设成果领跑国内外同类专业。学校在2017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等一批排行榜中蝉联第一。
二、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进展
一是加强品牌专业建设。2个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过IEET认证(IEET全称是中华工程教育学会,成立于2003年,是台湾地区非官方、非营利社团法人,先后加入华盛顿协定、首尔协定、悉尼协定、堪培拉协定等国际性教育认证协定,在专业认证上具有专业性、权威性)。修订《专业招生计划动态调整办法》,对接产业需求加快优化专业布局,新增10个与中国制造2025和新兴及未来产业有关的招生专业。新增2个全国示范专业点(机电一体化技术、旅游管理),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通过了验收。
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修订学校教学计划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10个总学分、200个总学时,强化专业技能培养。深化课程改革,遴选建设107门项目化课程,立项建设7门第三批慕课,新增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营销心理学、建筑智能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实施“飞翔计划”,选拔首批24名学员,通过开展国际训练营、创新力及领导力培养等方式,探索高职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全国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代表发起成立了智能制造双元职业教育集团。
三是加快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入选广东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省级试点的7所院校,组建质量保障中心,编制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省级试点工作。
三、开展学风建设年活动,人才培养收获新成绩
一是推进学风建设。发布学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坚持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双管齐下,严格宿舍管理和课堂考勤管理,加强教育引导,营造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优良学风。建设3个“名辅导员工作室”,1个学生工作团队获广东省学生工作优秀团队,1人获广东省学生工作红棉奖,1人获广东省学生工作优秀个人。杏林书院“Four One”项目获广东省第五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
二是强化立德树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成立深圳高校首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弘扬工匠精神,开展广东省首场“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成立“南粤工匠”工作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设专业文化课程82门,编写《专业文化系列丛书》14册,继续担任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主任委员单位,成功举办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文化育人”高端论坛。加强体育工作,新成立了桥牌运动协会和学生桥牌社团,促进智力运动事业发展,学生体育运动队在各类比赛中摘得金牌22枚、银牌25枚、铜牌18枚。
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7级新生普通高考录取线再创新高,文、理、美术、音乐四大类投档线在全省同类院校均排第一,并远超一批二本院校。201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15%,超过10%的专科毕业生入职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富士康、大族激光、港铁集团等知名企业。41名2018届毕业生提前被华为录用。全国高职院校“一校一品”示范基地、深圳市法律职业辅助人才培养基地等落户学校。
四、凝炼应用研发优势,产教融合实现新突破
一是提升应用研发能力。加强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引进高职院校首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霍夫曼先进材料研究院)。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修订科研系列文件,激发科研活力。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开发学校技术转移网。全年新增4个市级以上科研平台,市级以上科研平台总数达到29个;获得各级各类立项课题430项,科研项目到账经费达到8200万元,领先全国同类院校;新增授权专利231件,获得授权的专利总数达1347件。
二是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华为、中兴、中国联通、招商局港口等20余家知名企业、行业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一批重要校企、校地合作项目落地。与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合作建设教育部快速成形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与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合作建设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五、建设双创教育高地,创新创业教育再获新誉
一是完善双创教育生态体系。完成《创新思维》等系列课程的开发。立项建设8个创客空间,双创园区孵化平台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主持开发创新创业国家级教育教学资源库。创业园经市人社局评定为首批深圳市创业孵化基地。与柴火空间合作举办Maker Faire Shenzhen 2017,吸引了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667位创客及1000余个创客项目参加。与硬蛋科技合作,共同发布了“国际青创平台”,首期联合优化8个创客项目。
二是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双创教育高地。成为首批深圳市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获评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这是学校继2015年获评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6年获评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之后又一次获得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教育部划拨50万专项经费,资助学校开展双创教育改革。
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印发“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选取了电信、经济和人文三个学院启动“放权强院”试点改革。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对新入职辅导员、辅系列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管理,从今年开始,探索对新入职专任教师实行聘任制管理。开展第二轮岗位聘用2017年岗位变动工作。经过积极争取,在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新增了部分高级职称职数。正在制定第三轮岗位聘用与考核办法,探索对专任教师进行分类管理。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每年3000万元,纳入学校年度预算。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教育部长特聘教授孙立宁、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为校事顾问。颁布《专任教师“一新一师”计划实施办法》,分期分类培训新入职教师。江世宏团队获评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广东省唯一一个来自高职院校的获奖团队。新增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深圳市鹏城学者计划长期特聘教授1人。
七、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化办学迎来新发展
一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新增13所合作院校,其中首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土耳其、波兰、匈牙利的4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保加利亚设立的全国高校首个海外职教培训中心(普罗夫迪夫大学—深职院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正式揭牌,在马来西亚设立的深职院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获批建设。与中兴合作,围绕137个职业技能鉴定工种开发国际职教课程,通过中兴海外工业园区对外输出。与招商局港口合作筹建“港口国际学院”,完成“C-Blue优才计划”,首期培训了“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28名学员。组织精干力量编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概览》。
二是加强对外合作办学与交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计划亚非研究与培训中心落户学校,在教科文组织计划框架内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合作。与世界顶级酒店管理和餐饮艺术全球联盟“保罗•博古斯学院全球联盟”签署了合作协议,成为其会员学校。率团参加第十九届海峡两岸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全年接待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部长拿督斯里、安大略省省长Kathleen Wynne等境外人员来访共计106批779人次。获评“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八、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社会服务呈现新亮点
一是建设一批特色社区学院。拓宽社会服务渠道,校地、校企合作建设一批特色社区学院,为深圳市民输送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与大鹏新区共建的大鹏新区社区旅游学院正式揭牌运作。与深圳市民政局合作筹办深圳健康养老学院。与西丽街道办共建西丽社区学院,开办了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2个培训班。
二是开展高水平社会服务。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资格认证10万人次。成立对口支援办公室,全年对口帮扶喀什大学、喀什市职业技术学校、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院校。扎实推进和平县礼士镇下涧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总结和应用“电工双证”技能培训经验,引进农业科技公司开展产业扶贫。获评“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九、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管理服务展现新气象
一是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贯彻落实《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章程》。坚持重大决策提交教代会审议。发挥财务工作、人事工作、法制工作、基建工作、设备工作教授委员会的作用。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对人、财、物等关键领域的监督力度。开展预算执行、科研、经济责任以及专项等各类审计33项。创办“书记、校长下午茶”活动,开展了7次“书记、校长下午茶”活动,充分听取一线师生心声。对广大师生员工在各类意见征集活动中反映的212条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和落实,逐一进行了书面回复。发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督办工作的暂行规定》,发布7期督办月报、下发49件督办通知书,促进学校决策贯彻落实。
二是服务师生、落实惠民办实事。针对去年教代会、工代会代表提出的119份提案,合并归类为87个提案,督促各职能部门认真答复和解决,所有提案都做到了逐一研究落实和答复提案人:能解决的及时解决;暂时难以解决的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因客观原因确实解决不了的,与提案人及时联系并做好解释工作。大力督促落实2017年七项实事(解决停车难问题、组织参加深圳市总工会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设置离退休教师活动中心、完善移动办公系统及扩容办公邮箱、开展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加快推进人才房建设、安装新能源充电桩),目前除了人才房因教育用地问题正在抓紧沟通、停车难问题正在抓紧办理之外,其他5项实事已落实。为全校2436名教职工购买了深圳市重大疾病和男(女)性安康互助保障计划。落实全校所有员工在“生日餐、工会活动、患病慰问、困难补助”等工会福利方面“一个标准”。为困难教职工建档立卡,全年开展各类困难和患病职工帮扶慰问活动324人次,总金额50万元。为6227名学生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051万元,发放校内困难补助、勤工助学薪酬及减免学费232万元,建立7398份新生心理档案。
十、强化综合保障,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制定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智慧校园项目获深圳市发改委立项建设。校园网由原来的万兆互联升级到100G,出口带宽扩容2.9G,用户上网体验明显提升;新版办公邮箱上线,个人容量扩容至10GB,提供微信推送等新功能;移动办公APP上线,实现随时随地移动办公;公共区域LED屏项目通过验收。
二是推进重点基建项目。留仙洞校区综合楼项目主体和内装全部完成,很快交付使用。留仙洞校区GRC构件整体改造工程正在逐步拆除脚手架,恢复原貌。西丽湖区体育场配套设施工程、留仙洞校区体育馆建设工程正在抓紧施工。西丽湖校区学生公寓A、B栋拆建工程项目获发改委批复,项目投资估算为3.47亿元,新建总建筑面积5.31万平方米,是建校以来获批建设的面积最大、造价最高的建筑单体。官龙山校区一期项目、华侨城校区整体改造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推进。
三是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完成了2家食堂外包经营招标,引进第三方公司开展物业管理监管服务,全年综合能耗下降12.97%,获批深圳市“十三五”节水示范项目。修订了系列财务规章制度,优化财务管理和审批流程。新增设备(含软件)9641台(套),价值达1.57亿元(同比增长144.05%),抽样调查显示设备平均使用机时同比增长14.56%,设备使用绩效明显提高。汽车文化主题馆开馆后运作良好,国学馆建设正式启动,举办“深职读书月”和“校园悦读季”等书香文化活动50余项。严格落实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全面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实现了校园安全稳定。本年度学校还有不少工作成绩和亮点:受时间和篇幅所限,这里就不逐一赘述。
学校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需要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突出业绩导向,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执行力仍需加强,一些重要改革的推进和落实力度不够,未达到预期进展;
部分单位和个别行政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部分基础设施办学资源紧张,师生的学习、工作、运动等条件亟待改善……
这些问题需要在下一步改革发展中下大力气解决。
第二部分 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8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奋进之笔”为总抓手,坚决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报告和“十三五”发展规划,聚焦重点,狠抓落实,加快一流职业院校建设,统筹各项事业发展,以优异成绩喜迎建校25周年校庆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018年要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进”行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浸润所有党员、所有教工、所有学生。
二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广东省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攻坚行动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深入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新增1~2个“名辅导员工作室”,开展“飞翔计划”第二期培养,带动二级学院实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
二、加强统筹协调,协同推进重大改革任务
一是统筹推进重大改革。召开教学、科研、双创教育、人事、学生、社会服务、国际化等专项工作会议。以一流职业院校建设方案为统领,继续协同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等重要规划。
二是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把教风学风的改善提升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继续深入开展教风学风建设年活动,坚持标本兼治,规范与自律、惩治与激励相结合,建立健全教风学风建设长效化机制,完善由教务处、学生处主管,各二级学院主抓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下大力气,采取各项措施,解决教风学风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优良教风学风带动教育教学质量新提升。
三是加快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落实好上级政策要求,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质量标准,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做好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建设,力争率先出成效、出经验。制定校内专业诊断方案,探索以常态化、周期性的诊改为手段,逐步建立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多层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四是优化内部治理。制定《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实施方案》。抓紧出台承接“放管服”改革事项系列配套制度,推进“放权强院”试点改革。完成中层管理人员调整工作,创新开展干部培训,深入实施“蹲苗计划”,建立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加强规范管理,推动机关教辅单位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提升服务意识,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和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修订督办工作规定,加大督办力度,提升办事效率,尽可能把任务往前赶,打好“提前量”,坚决反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
三、深化“六融合”人才培养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推进产教融合,加快一流专业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出台《校企双主体推动人才培养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展校企双主体育人试点改革。开展学科专业诊断,对接产业需求,聚焦人工智能、海洋产业等重点领域,编制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全力申报职业教育“双特高”计划。出台《品牌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加大品牌专业建设力度。按要求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
二是推进职普融合,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积极探索在人工智能时代及其新的生产方式条件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出台“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启动改革试点并立项建设10个重点专业。出台四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意见,抓好四年制高职教育改革试点。实施“职业专才计划”“普才培养计划”,加强专业拓展。实施“分层培养计划”,试点开设“精英班”。出台按学分收费的实施办法。做好2018年招生就业工作,争取校友会正式注册登记。积极参与和承办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关赛项,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三是推进理实融合,深化课程改革。做好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加快建设“四室合一”跨学院学习中心。制定项目化课程标准,立项建设100门项目化课程。联合知名企业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课程,引进知名企业一线人才讲授专业课程。出台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
四是推进技术与文化融合,强化立德树人。继续落实《文化育人实施纲要》。开发10部专业文化教材、20门文化育人示范课程。弘扬“工匠精神”,加强职业素质训导,遴选5门课程,将职业素质训导要求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
五是推进教育与生活的融合,提升学生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推进“五个一”工程,落实好学生社团、志愿者之校各项建设任务。按计划研发深职《幸福人生课》。建设2~3门体育课特色精品课程。开展书院品牌评比活动。出台学生年度发展报告制度实施方案。
六是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快智慧教室建设和VR、AR技术推广应用,完成150间多媒体教室升级改造。争取新增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立项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5个。建立VR教学实训室,开设VR开发课程。推进“职教MOOC联盟”建设。
四、发挥双创教育品牌效应,建设高水平双创示范基地
一是推进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高水准完成深圳市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中期验收任务和广东省双创示范基地阶段性建设任务。以创客中心为中枢推进院级创客中心建设。继续引入知名行业、企业推进园区建设,提升孵化质量。
二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开发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完善《创新思维》课程。在全校各专业实施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市场调研。按计划推进创新型和创客型项目化课程,开发创新创业核心课程和微课。与境外知名大学联合开发1~2门创新创业课程。
三是深化创新创业综合配套改革。鼓励教师在孵企业进行成果转化。支持在孵企业联合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共同创业。实施并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等制度。完善创客注册制度,发展创客志愿者。实施并完善创新创业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自评制度。
五、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提升应用研发水平
一是推进应用研发平台建设。成立应用技术研发院、文化创意产品研发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建设好并服务好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院、霍夫曼先进材料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发院等重大科研平台。争取新增3个区级以上科研平台。
二是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成立学校第八届学术委员会。加强科研领军团队和骨干力量的培育,立项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培育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带头人,争取实现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继续开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框架体系研究,推进职业教育专职研究人员进专业蹲点计划。
三是促进校企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抓紧推进重大校企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依托中小企业支援中心,积极承担技术产业发展咨询项目。发挥技术转移网作用,及时更新网络平台技术成果信息。积极组织参展第二十届高交会、第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第十四届文博会。
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一是完善人事管理制度。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制定深职院专任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双师型教师标准、职称评审标准。抓紧按照分类管理思路制定出台岗位聘用与考核办法。开展第二轮岗位聘用聘期考核。优化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
二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企业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一批高层次“双师型”人才。出台《关于鼓励优秀人才优先发展的意见》,加大各类人才遴选和预培养力度。开展丽湖学者评选、名师风采展示活动。
三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在企业建立双师型教师工作室。出台《加强校外高层次兼职教师引进的实施意见》,加大力度从行业、企业引进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实施“一新一师”计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开发教职工系统培训项目,编制《教师手册》。总结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及双元制教学培训经验,建设高水平国际化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
七、输出优质教育资源,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一是加快社区学院、行业培训学院建设。办好大鹏新区社区旅游学院、西丽社区学院。推进筹建深圳健康养老学院、跨境电商学院、阿里大数据应用学院、比亚迪汽车学院、无人机学院等特色社区学院、行业培训学院。
二是完善终生教育服务体系。制定《继续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办法》。总结订制培训经验及特色培训模块,继续举办高水平师资与管理干部培训班,开发精品培训项目8~10个,建立校外师资培训基地1~2个。
三是推进职业资格标准研制和对口支援与合作。联合行业、企业,开发、修订职业(工种)标准、专项能力标准。积极引进国际知名资格证书,申报建设市级、校级技师工作站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完成高职院校对口支援联盟框架方案,扎实推进与有关院校的对口支援与合作项目。继续把精准扶贫和平县下涧村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八、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进国际化发展
一是积极拓展“走出去”渠道。组织召开“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充分发挥联合国教科文职教亚非中心等平台的作用,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项目。与中兴通讯等合作开发国际职教课程,对外输出学校课程标准。办好学校在保加利亚和马来西亚设立的2家海外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推动“深职标准”走出去。
二是深入推进对外合作办学。加快筹建中德(瑞)智慧制造学院、丝路学院。加强与国外重点合作院校的合作,巩固并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引进和开发1~2个国际通用专业教育教学标准。立项建设1个中外合作研究中心。
三是加强境内外师生交流。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提升与台港澳教育交流与合作水平,办好2018年海峡两岸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努力扩大留学生规模,多措并举吸引更多留学生来校学习。推进学生境内外交流项目,鼓励更多优秀学生赴境外交流和学习。
九、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保障能力
一是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官龙山校区一期项目、华侨城校区整体改造工程、凤凰山校区项目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计划推进西丽湖校区A、B栋学生宿舍拆建工程、留仙洞校区G栋学生宿舍、官龙山校区学生宿舍、留仙洞校区体育馆等项目建设。
二是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启动校园无线网络二期(全覆盖)建设、学生公寓无线网络建设。完成校园网留仙洞校区汇聚设备及上行带宽、西丽湖校区汇集设备及上行带宽的升级改造。完成云数据中心和云资源中心的一期规划建设。推进校务云平台、网上办事大厅、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建设。
三是优化综合保障体系。完善校园经营服务市场准入制度,推进商业经营项目外包招标。加强房产统筹管理,按计划开展公共用房调整工作。制定《校长基金管理办法》。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完成上线智能排队、网上报销、财务短信服务等系统建设。加强供应商诚信管理,实施采购项目进度信息通报制度。按照1+6文件做好国有资产管理,优化设备资产管理体系。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组建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完善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机制,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以上是学校对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的考虑和安排,是否全面、准确,请大家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代表们,同志们,2018年是学校“十三五”发展的第三年、一流职业院校建设的第二年,面临的改革和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新时代,新作为。让我们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快建设一流职业院校,勇当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排头兵,以优异成绩向建校25周年校庆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谢谢大家!
>> 关闭